
荔波大小七孔导游词
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,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,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、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、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。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荔波大小七孔导游词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荔波大小七孔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:
下午好!我叫xx,大家叫我小x,或者x导都可以。非常荣幸这次能由我陪同大家参观游览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。该风景区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,地处桂林贵阳昆明三角地带,景区主要由小七孔景区,大七孔景区,水春河及樟江田园带组成。
现在我们先游览小七孔风景区,景区全长7公里,面积约10平方公里,有百多个游览景点。小七孔风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,“小七孔风景区”因此得名。景区特有的奇、俊、秀、古、雄等自然美,饱含着浓郁的布依、水、苗、瑶等民族风情。整个小七孔风景区融山、水、林、洞、湖泊和瀑布为一体。
首先,我们看见的是这里的六十八级瀑布,水面时宽时窄,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,水的颜色也随着不同的状态而变化,在这样的极端中,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矛盾的和谐。拉雅瀑布距小七孔桥百余米,瀑宽10米,落差30米,瀑势如山倒,吼声状雷,颇为壮观。龟背山原始森林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,故名。岩石峥嵘,怪石嶙峋,古木参天。藤萝缠绕水上森林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,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。水中有石 ……此处隐藏9280个字……水上迷宫。狭窄处如水上林荫巷道,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,清晨和傍晚时分,浓雾似乳,笼罩湖面,朦朦胧胧,愈觉野趣无穷。卧龙潭原名翁龙潭。喀斯特暗河——卧龙河的出口处。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,近年又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入响水河,成两河的总水源。暗河从崖底涌出,潭面上不见踪影,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,潭外流不息的渠水,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,潭边怪石奇树林立,古木森森,潭外水声轰鸣,雾雨蒙蒙,四周高山紧锁,水潭犹如地底深渊,即便是发洪水时,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。
大七孔
大七孔景区与小七孔景区遥相呼应,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。说了那么多美景,现在来说一下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吧,荔波瑶族是开拓荔波的最早居民之一。远在殷周之前,他们就披荆斩棘、繁衍生息在荔波这块沃土上,从三支瑶族现存幽崖葬中,清楚地展现了远古瑶族的葬俗和民族意识。悬棺葬、幽崖洞葬是远古时代我国南方民族的一种葬俗,时至今日,瑶麓瑶族仍完好的保存着这一远古遗风。各部落有自己的土语;有自己的特殊装扮;有自己的习俗;有自己的自然宗教仪式;有自己的领地;有正副大头人,有议榔会议和部落大会;有自己的石碑律和习惯法;实行部落内通婚联姻,用亲属和姻亲关系维系全部落。天生桥方村河伏流出露不远,有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,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,谷称天生桥,又谓仙人桥。
妇女上装有短衫和背牌两种,短衫与男装相同,但胸前无花。夏时穿背牌,背牌用蜡染布做成贯首衣,前后二块,花有多层,精心刺绣而成。下着白褶裙,裙用蜡染土布制成,裙边绣花,脚裹绑腿。妇女头包青帕,别银簪,身着右衽无扣短农,再穿背牌。背牌绣有大方形图案,胸佩五至九根扁形项圈,下围蜡染绣花百褶裙,后套围片,脚套脚笼,又系有绣球脚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