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数学上册第一单元《时、分、秒》教案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上册第一单元《时、分、秒》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数学上册第一单元《时、分、秒》教案1一、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技能:
(1)结合具体情境探究,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,会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的换算,在活动中探究简单的经过时间的的计算方法。
(2)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,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、分、秒的实际意义。
2、过程与方法:
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,体会方法的多样化,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安排时间,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。
二、教学重点: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,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。
三、教学难点: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。
四、教学具准备:时钟模型、投影仪、课件。
五、教学过程
(一)趣味导入
1.齐读小口诀:分针长,时针短,1到12团团坐。伸出手指数一圈,大格共有12个。1大格,5小格,一圈小格60个。1时等于60分,珍惜时间别挥霍。
2.学生读 ……此处隐藏528个字……际问题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练习
1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3题。
要求学生先估计,再实际进行验证,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。
2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4题。
先让学生独立完成,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,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,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。
3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5题。
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,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。
4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6题。
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,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,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。
5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8题。
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。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,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、理解,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。
6、完成“练习一”第9题。
指名说说题意。学生独立列式,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。
二、补充题目。
1、 1分=()秒 4时=()分 9分○9秒 36分○2时
5分=()秒 150秒○2分 400分○4时 10分○1时
2、电影《神奇的宇宙》从2:05开始,到2:50结束,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?
三、全课总结
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?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?
四、布置作业
“练习一”的第10、11题。
板书设计:
教学反思:
本节练习课,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,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、勇于创新、善于表达的能力。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,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,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