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三袋麦子》教案九篇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三袋麦子》教案9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《三袋麦子》教案 篇1设计理念:
1、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,加强朗读指导,注重默读培养,以读代讲,以说促学,让位于学生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,大胆表演,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,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。、
2、“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”,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,读出真情,读出滋味,读出个性。同时,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,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,提升学生感悟内涵。
3、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,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,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,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。
教材说明:
《三袋麦子》是一篇童话故事,讲的是快要过年了,土地爷爷送给小猪、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,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,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。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,语言浅显易懂,人物个性鲜明,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,创造性表演。
教学目标:
1.学会本课生字,理解词语。
2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.能分角色朗读课文,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。
4.品析重点词句, ……此处隐藏10359个字……
8、现在,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、九自然段,出示课件(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)
9、大家看,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?(板书:聪明能干)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?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。分角色朗读第八、九自然段。
三、总结全文
1、小猪、小牛、小猴在处理麦子上,谁的做法最好呢?为什么?
2、学了这课,你有什么收获?教师引导总结: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,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,什么是节俭,什么是聪明能干,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,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,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。
3、分角色朗读课文
四、布置作业
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,准备讲述、表演这个故事。
第三课时(略)
附:板书设计
21、三袋麦子
小猪吃光憨厚
小牛保存节俭
小猴播种下了地聪明能干
课堂作业设计
1、读一读,再抄写。(详见书115页第三题)
2、比一比,再组词。
防()止()食()秘()
访()正()粮()密()
3、按课文内容填空。
土地爷爷给小猪、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。小猪把麦子,小牛把麦子,不猴把麦子。的做法最好,因为:。
4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.
小组测评。
教后记:
在教学过程中,教扶放的方法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,使他们能充分自主地学习。通过扣读导悟使学生了解各动物的个性特点。以悟促读使学生的朗读及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,加上分角色朗读及复述的训练,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