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科学教案

时间:2023-02-05 21:41:25
【热门】科学教案四篇

【热门】科学教案四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科学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:

1、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同点;理解内容;品味本文精辟的语言。

2、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、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。本文逻辑性很强。条分缕析,层次分明。

3、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,理解科学、艺术、创造力、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。

4、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,摆事实、讲道理的论证方法;分析清晰的论证过程,学习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。

  教学重点:目标2.

教学难点:目标4.

教学方法:朗读、研讨。

课型:新授课。

  课时数:2课时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:
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:

近世出土的中国古代甲骨文中,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观测记录。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。它本来很暗,通常不易看见,爆发后的亮度却可在几天到一个月的短暂期间内突然增强几万倍,使人误以为是一颗“新星”,故得此误称并沿用至今。在一片于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一天刻写的甲骨文中,记载着位于心宿二附近的一次新星爆发。在这片甲骨文中,说到“新大星”时,所用的甲骨文 ……此处隐藏6362个字……,与直尺上的1毫米对照;再与同桌比比,看谁比划得准。

2.找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或宽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?(预设:1分硬币、电话卡的厚度等)

3.从课本中数出几张,捏紧后的厚度约为1毫米?(先估计,再验证)

4.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“毫米”作单位?(预设:降雨量、自动铅笔的笔芯等)

5.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、5毫米、10毫米、100毫米的长度。

四、小结

1.你学到了什么?

2.再次测量,准确读出我们数学书的厚度,以及长度和宽度。(不同的记录方法)

3.课外延伸:毫米的英文写法——mm

在河南郑州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书,长约25毫米,宽约19毫米,厚9毫米。(请用手比划,可以借数学书的一角进行比较)

五、练习巩固:

书P3:“做一做”。

书P5:1、2。

六、作业:《课堂作业本》P1~2。

板书设计:

长 宽 厚

估计值:

测量值:1厘米=10毫米

回家作业:找找生活中更多的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,记录下来。

调查今年七月份杭州地区的降水量是()毫米。

教学后记:

[2]分米的认识

教学目标:

1.经历测量、计量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,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,明确1分米=10厘米,会进行简单的换算。

2.操作中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。

3.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。

教学重点: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。

教学准备:学生每人直尺一把

《【热门】科学教案四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