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

时间:2023-02-05 21:41:26
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

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

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学蓝图,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1

教学目标

1.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,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,理解“威风凛凛、优哉游哉、衰老、炯炯有神、浴血搏杀”;
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掌握课文主要内容、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。

3.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,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,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、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,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。

教学重点:

学会本课生字,掌握课文内容,体会人与动物、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。

教学难点:

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教学准备:

1.了解作者相关知识,写作背景,对战象有一定了解;

2.学生预习课文,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,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。

课时安排:

2课时

第一课时

教学内容:

能读通课文,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。

教学流程:

一、复习导入,交流对大象的了解

1.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 ……此处隐藏24022个字……饿死。这时正是六月,洋芋结薯,荞子开花,苞谷背苞的时候,铺天盖地的“天虫”吃了三天又三夜,眼看庄稼将被吃光,彝家人心如刀割。这时彝族人民又集聚山头蒙格(开会)。商量用火把烧“火虫”的办法。于是彝家的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,人人举起火把到田里去烧“天虫”。火把举了三天又三夜,终于烧死了“天虫”,保护了庄稼,夺得了丰收。但是有一部分没有烧死的“天虫”,钻进庄稼地里,第二年六月又出来吃庄稼。因此,彝族人又举起火把烧“天虫”……彝族人民的火把就一年又一年,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,并逐渐发展成为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,彝族人民都要高举火炬,欢唱彝歌来欢度这传统佳节。

蒙古族的“那达慕” 那达慕”其实是蒙语“游乐”的意思。蒙古族过去一向以游牧为生。他们生活在蒙古包里,蒙古包随着牲畜的放牧而在草原上迁移。到了每年阴历的六七月份,经过春夏在牧草丰富的草原上放牧,此时牛羊正肥,于是,牧民们纷纷将蒙古包固定下来,宰牛杀羊,准备庆祝一年的丰收。同时,牧民们在完成了半年多的辛苦放牧以后,也很想痛痛快快娱乐玩耍一下了。这种心情,与我们过春节的心情是一样的。

这时,蒙古族人就在牧民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召开“那达慕”大会,举行他们拿手的娱乐活动:赛马、摔跤、拔河等比赛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文化活动,比如歌舞、演戏等。现在的“那达慕”已经加进去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,比如体育活动要进行各种球类比赛,文化活动加进去电影、电视。除此之外,还要进行集市贸易、农副产品展销等商业活动。

“那达慕”大会是从蒙古族人民的宗教祭神活动开始的。这种形式,从蒙古族的领导成吉思汗开始,直到明、清,已经在蒙古族人民中广为开展了。现在,它已经成为蒙古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了。

《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