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《小巷深处》教案

时间:2023-02-05 21:43:02
《小巷深处》教案

《小巷深处》教案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小巷深处》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
《小巷深处》教案1

教学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: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,理解课文内容。

2、过程和方法: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。

3、道德、情感、价值观:感悟母爱、赞美母爱,感受人性美。

教学设想

1、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,品味文章的情感是重点,激发学生理解爱、感悟爱是难点,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。

2、按照"理解"品味"感悟"三大板块层层推进,以"这是一个__________故事"、"养母是一个________的人"、"妙在__________,写(用)得好,它表现了(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、它点出了)______________"贯穿其间,以学生谈感受母爱、理解母爱和根据对"爱"的理解,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,汲取作品人文内涵,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。由浅人深,逐块推进,让学生自由说、主动说、积极讨论,相互质疑,理清作品内容,品味感情,领会深意,感受母爱,学会做人。

3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,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,让文学作品的韵味,情感价值充盈课堂。

4、用孟郊的《游子吟》,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,引起共鸣,真正感悟、 ……此处隐藏28108个字……解读语言文字,触发学生的情感情验,加深对课文的理解,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。

2、本教案教学过程设计了质疑的教学环节,引出了学生学习任务,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,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。

二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、适度,为突破重、难点服务。

媒体,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,其重要作用是毋庸质疑的。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,但如果在教学中恰当、适度的运用,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,这一点在本教案中体现较为明显。本教案中MTV的运用,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,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
三、加强课堂训练意识,培养学生能力。

1、课文之美能够意会,却很难言传,而读则能充分发挥出表情达意的作用。所以说,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。《小巷深处》叙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,可在平实的叙述中却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感情。感情是抽象的,很难通过字面分析理解。本教案的读贯穿始终,默读、轻声读、自由读、范读、配乐读等举措,大大增加了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,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,从而把课文的内容理解和感情体会有机结合起来,使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,也逐步获取朗读的技巧,提高了朗读的水平。

2、练习设计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,课内感受到母爱,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,从而拉近了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距离。

另外,本教案的结课较为成功。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,俗话编筐编箩,全在收口,是因为有了好的收口,筐,箩才会结实耐用。一堂课的收口也是如此。本教案的结课从上一环节MTV入手进入课内,又拓展开来,真诚地请学生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,这样的结尾有如品尝香茗,回味隽永。

《《小巷深处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